- 资源检索
- CSTR标识解析
- 全部类型
- 数据集
- 数据工具
- 标准
- 论文
- 著作
报告人简介:
钟洪麟,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食品系统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发展与生态环境影响,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毕业于马里兰大学(美国)地理科学系,博士后曾就职于马里兰大学(美国),作为访问学者曾加入国际应用系统分析学会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组与水研究组。现任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蓝绿发展研究院教授,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以及资源与环境专业。研究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从农业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到人-地耦合系统方面,探索生态系统跨尺度作用机制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远程关联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跨尺度农业生态系统模型与跨学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开展了农业生产、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同优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在 Nature 正刊、Nature 子刊 (Nature Sustainability. Nature Food), PNAS-Nexus 上发表论文40余篇,著作或著作章节2部/章,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持或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海省重点研发项目。撰写的资政报告先后获得经济日报内参采纳,及时任青海省委书记、省长批示。
报告内容简介:
不同国家环境影响的差异已被广泛认可,但在复杂的经济和消费群体互动条件下具体的环境影响责任仍难以明确。本研究使用一个包含168个国家、201个消费群体的综合消费数据库,评估了全球六种环境足迹指标的分布,并分析了特定消费支出引起的环境影响超出行星边界(PB)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31%-67%和51%-91% 的超出行星边界的环境影响责任来自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前10%和20%的消费者。若全球前 20%的消费者采用环境影响最小的消费水平和模式,可以降低 25%-53%的环境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仅在食品和服务部门采取可持续消费转型措施,即可将人类净初级生产力(HANPP)和物种丰富度均值(MSA)损失恢复到各自的行星边界范围内。本研究表明可持续消费转型需要集中关注高支出消费者,以有效应对当前消费导致的环境影响超出行星边界这一全球紧迫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