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检索
  • CSTR标识解析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 数据集
  • 数据工具
  • 标准
  • 论文
  • 著作
数字经济与政策智能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Digital Economy and Policy Intelligentization 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经工讲堂2025年第3期】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张凌翔教授:实证经济学的逻辑与范式

报告人简介:

         张凌翔,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计量经济方法与数据分析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和宏观经济分析研究。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课题10余项。在Macroeconomic Dynamics, Economics Letters,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经济日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50余篇。2012年入选“北京理工大学优秀青年资助计划”,2013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5年获北京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报告内容简介: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旨在用数据和模型阐释经济现象的实质。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严谨观察、精细建模和严格检验,揭示经济变量间的因果联系。实证经济学试图借鉴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提出理论假说,并通过实验或数据进行验证,从而捕捉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形成实证经济学的逻辑之“道”。同时,研究者围绕“实证策略、基准回归、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异质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六大模块,展示实证经济学的实践之“术”。道与术的有机融合,帮助我们洞察经济现象的内在逻辑,构建跨学科的创新研究框架,为解释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依据。